近日,走进合黎镇的“牧光互补”养殖小区,目之所及皆是生机盎然的景象,连片的钢构养殖圈舍屋顶上,深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源源不断将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电力。棚舍里成群的羊儿低头享用着牧草,农户们正忙着投喂,一派“棚上绿电澎湃、棚下畜禽满栏”的繁忙图景。
合黎镇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,创新推行“牧光互补”模式,项目由镇政府招商引资引入张掖兴园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承建,总投资1700万元打造5300千瓦“分布式光伏+农户养殖”示范工程,不仅让闲置的圈舍屋顶变身“绿电生产线”,更通过“龙头企业+村股份经济合作社+农户”的三方利益链接机制,为农户搭建起稳定增收的平台。建成五四、七坝、八坝村三个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集中养殖区“牧光互补”圈舍122套,并配套建设相关附属设施。“目前,三个牧光互补养殖小区均已投入使用,该项目探索出了一条经济与生态协调共进的新路子。”合黎镇政府副镇长许克坤表示。
坚持“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”同步推进。光伏电站的稳定运行持续输出绿色电能,每年可减少大量碳排放,为区域生态环境改善贡献力量。同时,镇政府联合企业与村合作社,建立了全链条服务体系,从根据农户养殖意愿、圈舍容量制定科学补栏计划,到邀请畜牧专家开展种苗挑选、疫病防控、饲料配比等现场培训,再到协助企业对接畜禽收购渠道,每一个环节都为农户养殖保驾护航,有效降低了养殖风险,提升了养殖收益。“我养的30多只羊,7月份搬到养殖小区的,光伏收入一部分,羊再收入一部分,政策对我来说相当好。”合黎镇五四村村民王兴虎看着自家圈舍里的牲畜,脸上满是笑意。
如今,合黎镇“牧光互补”生态养殖模式的实效已逐步显现,棚上绿色电能持续输送,为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添砖加瓦,棚下特色养殖蓬勃发展,让农户的钱袋子越来越鼓。下一步,合黎镇将继续深化“牧光互补”模式创新,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、优化产业布局,让“棚上发电、棚下养殖”的生态发展之路越走越宽,为产业振兴注入更多“绿色动能”。